行走在泰安大街小巷,无论是繁忙的商贸圈,还是充满活力的特色文旅街区,都能感受到服务业蓬勃发展的气息。
今年一季度,泰安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05.6亿元,同比增长7.2%,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跃居全省第2位,近年来首次高于全市GDP和第二产业增速,不仅在总量上持续攀升,更在质量、效益上实现全面跃升,对泰安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数字赋能 生产性服务业跑出“加速度”
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智能配煤系统,融合配煤工艺机理模型与人工智能技术,使配煤准确率提升至98%以上,年节约煤炭成本超千万元。这一转变背后,是山东征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公司共建肥城市“数字底座”,为传统企业量身打造工业互联网实施方案的强大支撑。
“作为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我们已为200余家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年综合效益提升近4亿元。”山东征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闫文忠介绍,通过运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企业构建起涵盖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城市、数字乡村等多个领域的解决方案体系,正推动更多传统企业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越是先进的制造业,越需要生产性服务业来赋能。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我市实施现代服务业三年攻坚行动,成立工作专班,重点发展科技服务业、现代金融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建立精准服务机制,帮助科技服务业企业对接高企申报、产学研合作及创新券、科技贷等惠企政策,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融资贷款等方面予以支持倾斜。”市科技服务专班相关负责人说。
一季度,我市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7%。现代服务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同现代工业双向赋能、协同发展,正为泰安现代化强市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品质提升 生活性服务业释放活力
在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增效、持续赋能的同时,我市批零住餐业、文化旅游业、居民服务业等生活性服务业也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漫步新泰市滨湖新区,生态绿道蜿蜒延伸,智能扫洗车高效作业,生态公厕融入景观带,这些美丽变化得益于山东健康集团城市服务公司的精细化改造。“我们从城市的‘细枝末节’着手,助力城市既有颜值又有品质。”公司负责人陈丹介绍,企业创新“公共服务+城市微更新+可持续运营”模式,已签约46个城市服务项目,正从传统物业、环卫服务向城市综合运营转型。未来,企业还将拓展智慧停车、健康共享陪护、城市园林绿化等民生服务领域,助力打造更宜居、更智慧的现代化城市。
眼下,泰安生活性服务业正加速回暖、释放活力,服务居民生活诸多领域,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成为美好生活的“活力引擎”。
家电换“智”、汽车换“能”、家装厨卫“焕新”……我市制定出台《全市提振消费实施方案》,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累计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70余场次,实现销售家电、家装厨卫和手机等数码产品22.26万台,汽车报废、置换补贴申请7558辆,补贴金额2.46亿元,拉动消费16.66亿元。文化旅游业方面,我市坚持“串珠成链、山城联动、全域融合、转型升级”,推动文旅二次创业,一季度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90.13亿元,同比增长10.63%;泰山景区进山游客127.01万人次,同比增长12.57%。
培优育强 市场主体规模持续扩大
在泰安服务业快速发展中,规上服务业企业无疑是主力军。按照《泰安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我市在支持企业升规纳统、做大做强和创新集聚发展等方面精准发力。
“在全面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我们建立包保联系服务制度,强化政策引导,分类分批推动市场主体发展壮大,为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源头活水’。”市服务业发展中心有关负责同志说。据介绍,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连续两年高速增长,总量已突破600家,提前一年完成三年翻番的目标任务。一季度,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7%,高于全省4.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3位。
“通过现代服务业攻坚行动,泰安服务业正以稳健步伐,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二级巡视员徐兆兵表示,今年我市继续将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切实提高对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的赋能水平,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充分发挥推动优化供给、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方面的作用,打造更多示范性引领性强的领军企业和场景案例,推动服务业总量质量再突破、经济贡献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