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发改工作>发改动态
全市绿色低碳创新案例⑦丨宁阳县:“三维一体”推动宁阳化工产业园向新向绿、做优做强
信息来源:泰安市发改委 发布时间: 2025-03-27 浏览:

编者按

为发挥创新案例的典型引领作用,助力先行区建设提质增效,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市范围内征集遴选了一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首批10个创新案例植根发展沃土,彰显泰安特色,充分展现出新时代泰安敢为人先的创新思维、集成施策的系统观念、克难攻坚的改革精神,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都具有创新引领效应和复制推广价值。请各单位借鉴学习、转化实践、创新突破,助力泰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三维一体”推动宁阳化工产业园

向新向绿、做优做强

宁阳县锚定高端化工“首位产业”优势地位,牢固树立系统思维、链式思维、创新思维,聚力推动宁阳化工园区向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发展。园区集聚各类化工企业37家,营收增幅超9%,先后被评为省级特色产业集群、省级数字经济园区、省级化工产业智能化改造标杆园区。2024年3月林武书记来泰调研,对宁阳化工园区发展给予高度评价。

一、强化系统思维,锚定一流园区,推动园区“二次创业”

一是顶格谋划,高位抓推动。科学把握新时代做好园区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县委常委会将园区项目建设列为“第二议题”专题研究,副县长兼任园区党工委书记,协调推动要素向园区聚集。二是系统设计,高点绘蓝图。邀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编制园区发展规划;在全市率先完成扩区,园区承载力大幅提升。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管委会和国有公司共同发力,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模式。三是锚定一流,加速促升级。与中科院合作,采取“1个基地+N个分布式平台”模式,高水平建设泰安市化工中试基地。加强与南京栖霞医药产业园的跨区域协作,通过干部互派、技术共享、链条共建,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二、树牢链式思维,对标一流生态,加速产业“集聚裂变”

一是培强龙头,打造产业“园中园”。实施“1510”骨干工业企业培育工程,打造恒信氢能、亚荣新材料等七大特色“园中园”。吡啶项目建成后产能全球第一;亚荣化学7个产品拥有全球行业话语权和产品定价权;迪尔化工成为北交所首家熔盐储能新材料制造企业;恒信中碳氢能源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可年产氢气10000吨,为鲁中地区供氢基地。二是延链补链,构建产业“生态链”。精准绘制产业全景图谱,形成合成氨、氢能等6条产业链,严禁非循环产业链上项目、投资低于10亿元项目入园,中化国际、恒信集团、晋煤集团等相继落地投资。加强区域协作,推动与岱岳化工产业园、新泰产业园等盐热互供、蒸汽输送等市内产业协同,支持亚荣化学等企业境外投资,壮大海外“朋友圈”。三是数绿协同,提升产业“智能化”。实现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培育省级“晨星工厂”13家。建成煤基精细化工产业大脑,上线集采集销、供应链金融、安全管控等典型应用场景,原材料采购和融资成本分别降低3%、5%,被评为全省建设标杆。构建“1+6”数智监管体系,“一张图”直观展现重点领域动态实况。建成危化品车辆动态管理系统,实现日均1000辆重型货车、200辆危化品车辆的预约入园、定点停放,通过省应急厅较低安全风险等级复核。四是绿色转型,构建低碳“样板区”。实施节能降碳技改项目21个,年节标煤达8万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9.2%,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年节水914万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8.4%,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

宁阳化工产业园

三、强化创新思维,推进一流服务,营造发展“最优环境”

一是畅通对企服务渠道。设立行政审批宁东分局,下放170项服务事项,减少手续办理用时65%。严格考核企业效益产出、安全环保等指标出清闲置低效企业2家,盘活土地150亩。用好设备更新、技改贴息、数转智改等政策,2024年累计争取各类资金1.4亿元,“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二是推进资源要素贯通。投资11亿元建成7000米公共管廊,输送13种化工原材料,打破原材料壁垒,实现共生耦合,形成了以“气体岛、动力岛、环保岛”为核心的要素供给“主动脉”,每年为企业节省成本上亿元。三是搭建现代物流网络。与济南铁路局合作,依托省内最大的万吨级煤炭专用编组站、恒信铁路专用线,启动千万吨级现代仓储物流园项目,建设海关监管仓库、一体化智慧调度中心、煤炭专储等设施,努力打造鲁中南物流创新示范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