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9000043415074/2023-0028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泰安市发改委 | 组配分类 | 部门文件 |
文件编号 | 泰发改服务〔2023〕203 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各县(市、区)发改局、功能区经发部:
为强化载体支撑作用,按照《泰安市现代服务业创新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我委拟组织开展2023年泰安市现代服务业创新中心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申报单位须为在泰安市内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服务业企业,未列入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黑名单,近3年未受行政处罚。
(二)企业积极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努力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成为特色鲜明、主营突出、竞争力强的服务业细分领域领军企业。
(三)申报单位所报创新中心要以“1141”服务业新体系为导向,突出创新性、自主性、实效性,需符合以下要求:一是以新技术为支撑,推进产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实现传统服务业提质效;二是以新产业为示范,赋能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新兴服务业提规模;三是以新业态为带动,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推进跨界融合,实现跨界融合提潜能;四是以新品牌为引领,推进品牌高端化,实现品牌高端提价值。
(四)符合国家、省和泰安市发展政策和产业规划。金融、物流、商贸类服务业企业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在 5000 万元以上,其他服务业企业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在 2000 万元以上;近两年 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五)企业设有专门的创新机构,管理体系健全,发展方向明晰。有健全的统计制度,能够完整、准确、及时提供统计数据。拥有专业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创新团队和带头人,服务业企业专职创新团队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数量不低于5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人员不低于3人。
(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处于行业内领先水平。 创新成果转化率高,有成功的应用案例,能够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七)创新成果先进性十分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特别突出的企业,上述条件可适当放宽。
二、申报材料
(一)泰安市现代服务业创新中心基本情况汇总表(附件1)
(二)泰安市现代服务业创新中心创建申报表(附件2)
(三)泰安市现代服务业创新中心申请报告编写提纲(附件3);
三、有关要求
符合条件的企业需认真编写申请报告,附企业和创新中心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如企业营业执照、财务报表、专利证书、荣誉证书、成果鉴定意见等。经各县(市、区)、功能区发改部门 审核合格后,择优推荐上报市发展改革委。每个县(市、区)、功能区推荐数量不超过2家。
申报材料一式2份,于8月10日前以正式文件上报市发改委服务业办,电子版发送至服务业办邮箱。
联系人:张玉 联系电话:6992098
附件:1.泰安市现代服务业创新中心基本情况汇总表
2.泰安市现代服务业创新中心创建申报表
3.泰安市现代服务业创新中心申请报告编写提纲
泰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 年 7 月 19 日
附件 1
泰安市现代服务业创新中心基本情况汇总表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序 号 | 县市区 (功能 区) | 申报企业名称 | 创新机构名称 | 创新中心所属行业 | 创新中心基本情况或项目建设内容等 | 2021 年营业收入 (万元) | 2022 年营业收入 (万元) | 2021 年研发投入占比 (%) | 2022 年研发投入占比 (%) | 备 注 |
1 | ||||||||||
2 | ||||||||||
3 |
附件 2
泰安市现代服务业创新中心创建申报表
单位:万元
申报企业名称 | 地址 | |||
近两年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 年度 | 主营业务收入 | 同比增长(%) | |
2021 年 | ||||
2022 年 | ||||
近两年企业研发投入情况 | 年度 |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占 营业收入比重(%) | |
2021 年 | ||||
2022 年 | ||||
创新中心基本情况 | 名称 | 设立时间 | ||
所属行业类别 | 累计投入 资金 | |||
主要创新成果、应用案例、取得荣誉、经济和社会效益等。 | ||||
创新中心团队主要带头人情况 |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和主要成果等情况,获评、获聘 情况。 | |||
县(市、区)、功能区推荐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附件 3
泰安市现代服务业创新中心申请报告
编 写 提 纲
一、申请企业情况
介绍企业经营管理基本情况,申请企业经营管理基本情况,包括企业名称、设立时间、企业性质、资产规模、现有人数、 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人数,近三年营业(销售)收入、利润; 主导产业及市场占有率;技术来源等;在本领域创新中的作用(地位)和竞争力。
二、创新中心情况
介绍创新中心机构设置及运行机制,包括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经费保障等;基本条件,包括办公场所面积、研发设备及检验检测设施、中试设备等;主要技术带头人及创新团队(附资质证书),以及人才引进、培养等。
三、创新中心任务目标及成果情况
创新中心的定位、主要任务、发展战略与经营思路、近期和中期目标;创新成果(包括拥有专利数量、受理专利数量等)及其成果产业化情况。
四、创新中心研发情况
创新中心研发(建设)项目情况,包括在研(在建)项目规模、内容、产品方案、总投资、经济和社会效益,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利用、产学研合作情况等;近年来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效益分析及所获荣誉。
五、创新中心发挥作用情况
创新中心对行业和地区服务业发展增量提质、转型升级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产业集聚和产业链打造的推动作用,预 计拉动社会投资情况等。
六、其他补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