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发改工作
省发改委领导出席新闻发布会解读山东“十四五”规划纲要有关情况
信息来源:山东省发展改革委 发布时间: 2021-02-07 浏览:

2月6日下午,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人大、省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总体情况,解读山东“十四五”规划纲要。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关兆泉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

山东是经济大省,近年来经济质量稳步提升,“十三五”取得辉煌成就,请问在“十四五”期间,经济建设上有哪些重大举措?会带来哪些变化?将走出一条怎样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关兆泉

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在产业转型升级上起到领头雁作用,在高质量发展上奋力趟出一条路子来,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我们的重要使命。未来五年,我们将坚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在科技创新、动能转换、扩大内需和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加力突破。

第一,紧扣科技自立自强这个核心,深入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一是强化战略平台支撑,争取更多“国字号”“中字头”科技力量在山东布局,深入实施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加快建设区域性创新高地,为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造条件。二是强化“卡脖子”技术攻关,在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氢能源等领域每年实施100项左右重大技术攻关,培育新型研发机构群。实施省属高校“双高”计划,建设15所高水平大学和50个左右高水平学科,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三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到2025年分别达到2.5万家和3万家。

第二,紧扣新旧动能转换这个“牛鼻子”,塑强现代产业新优势。统筹推进“三个坚决”,加快构建新动能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做优做强做大“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实施新旧动能转换五年突破方案、“十强”产业突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裕龙岛炼化一体化、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等重大标志性项目。严格标准,实施淘汰低效落后产能行动方案,严控“两高一资”行业新增产能。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加强前沿领域技术和产业储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做大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创意经济、共享经济,支持济南、青岛建设国家级现代服务经济中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规模化部署5G、物联网等新基建,打造“中国算谷”算力新高地,培育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建设全国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塑造一流产业生态,实施强链、建链、补链、保链系列工程,培育领航型企业,带动形成千亿级、五千亿级、万亿级产业集群。

第三,紧扣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积极探索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着力扩大中高端消费,升级智能家电、汽车等实物消费,建设济南、青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着力扩大精准有效投资,启动促进生产消费双升级、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十大类统领性工程”,滚动推进纳入规划的重大工程项目,今年将集中建设1600个省重点项目。着力完善现代流通体系,综合提升交通运输、商贸流通、支付结算、应急物流等设施,推动内外贸融通发展,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第四,紧扣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关键,筑牢高质量发展支撑。交通方面,以“市市通高铁”为目标,建设鲁南高铁、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山东段、雄商高铁山东段等高铁项目,打造四通八达公路网,建设现代化机场群。到2025年,高铁、高速通车里程将分别达到4400公里、10000公里左右。能源方面,持续优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煤电、外电入鲁“三个1/3”能源结构,加强中远海风电统一规划、一体开发,稳步有序发展核电,持续扩大“外电入鲁”,打造山东半岛“氢动走廊”。水利方面,新建烟台老岚、青岛官路等水库和重大引调水工程,实施引黄灌区、水库灌区、河湖灌区节水工程,完善“根治水患、防治干旱”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通过五年不懈努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总量上迈上新台阶,全省生产总值将接近10万亿元大关;经济结构实现显著优化,“四新”占比将由目前的30.2%提升到40%,新动能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主引擎,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发展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到2025年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投入比重提高到8%左右,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基本建成。每一个单位GDP将包含更多的研发强度、经济密度和产出效益,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农村大众报记者

1月19日,人民日报头版点赞山东:农业总产值首超万亿元。山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的殷殷嘱托,农业现代化之路越走越宽广。请问“十四五”时期山东在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方面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

关兆泉

农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这是山东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充分说明了我省多年来持之以恒抓“三农”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更表明我们“十四五”农业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正如刘家义书记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各种机遇千载难逢,有利因素前拉后推,我们完全有条件重塑‘全国农业看山东’的新辉煌”。

“十四五”时期,重点要在以下四个方面精准发力,确保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新进展,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精准发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根据中央要求,我省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也设立5年的过渡期,推动领导体制、工作体系、政策举措等平稳转型:一方面,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及时给予针对性帮扶。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扶贫,加强脱贫和易致贫群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支持涉农项目建设和管护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另一方面,加大重点区域和群体帮扶。接续推进黄河滩区、沂蒙山区等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做好滩区居民迁建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选择部分县(市、区)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从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给予集中支持。

二是在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上精准发力。这方面,我们确实有基础优势,无论是农业龙头企业,还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都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十四五”期间,要加快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转变,塑优塑强农业领先优势。着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到2025年力争高标准农田达到8000万亩,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千亿斤以上。加快提升粮棉油、瓜果菜、肉蛋奶、畜禽和水产品稳产保供水平,强化农产品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实施农业良种工程和种质工程攻坚行动,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快建设种业强省。加强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研发应用,争取率先建成主要农作物全程全面、高质高效机械化示范省。扎实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农业全产业链培育计划,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培育烟台苹果、寿光蔬菜等百亿级、千亿级农业产业集群。

三是在强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上精准发力。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扎实推动乡村建设发展上水平。在村庄分类方面,将根据沿海、山丘、平原、黄河滩区、库湖区等不同地理特征,科学评估资源禀赋、发展趋势和限制因素,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在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方面,持续推进农村公路、物流、通信、电网、供水、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排查巩固,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实施新一轮五年提升行动,切实抓好清洁取暖、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绿化美化五大任务。

四是在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上精准发力。不折不扣地将党中央农村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今年在重点推进乡村振兴集成改革和市场化配置资源要素改革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方面改革,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土地、资金、人才等发展要素支持力度,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同时,因地制宜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多措并举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